各位朋友,反服貿立院行動即將告一段落,但故事才正要開始,對於社會的攪動以及公民意識的激盪和深化需要靠大家繼續努力,讓遍地都開花,這週末,我將在新竹有一場演出,歡迎一起來聽聽關於土地的故事。
這條路還很長,一起走就不孤單。
http://bit.ly/1gLnZb4
----
行在這條路 詞/曲:黃瑋傑 合聲:莊小海
行在這條路 天時細罷烏
行在這條路 毋知還愛行幾久
嗚 你介腳步 有細罷重
行在這條路 蓋多話想問
行在這條路 愁煩放心肚
嗚 你介心頭 係毋係 嘛有細罷痛
煞猛介人啊 你啊莫驚 雖然路還長 還有大家共下行
勇敢介人啊 你啊毋怕 就企分它正
發大風過後 韌根吹不倒
煞猛介人啊 你啊莫驚 雖然路恁嶝 還有大家共下行
勇敢介人啊 你啊毋怕 就傾命咕拼
落大雨過後 定著會天晴
天晴過後 風景又過靚
日頭下的花 係靚
在高速發展的時代下,是否還記得最初的生活樣貌?
用歌聲詠嘆養育我們的土地,以母語創作,連續兩場,邀請客語創作人米莎與黃瑋傑唱出對於美好事物的無盡追尋。
松果體計畫歡迎新竹的各位,相約來水木咖啡做「客」。
3/23(日)20:00-21:30
米莎|河壩灣彎
游牧人的漂流史,搬過很多個家慢慢長大,十五歲離家去到台北,學習大城市生存之道,十八歲住在台南,沒把建築系讀畢業就很不孝地跑去做小劇場,除了劇場還唱過街頭、搬過音響、調過酒,二十五歲去了一趟南美洲,回來之後搬到曙光之地太麻里隔壁,出了一張客語專輯,才印三千張到現在還滯銷中,後來從曙光之地又搬回日落的地方,現居台南安平,每月仍學習家燕固定北返,除了寫點文字寫點歌偶爾演出養家活口,也在混亂中慢慢爬梳自己,希望理出一點點秩序與規則,也許藉著這一點點,可以去到更遠一些的地方。2010年出版客語專輯《河壩》,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音獎最佳新人獎、最佳民謠單曲獎。
4/13(日)20:00-21:30
黃瑋傑|沒有地土,何以立足?
高雄美濃人,從事客家及多種音樂創作,為原「老林家樂團」吉他與主唱之一,關注及參與許多社會、環境議題 ;音樂創作內容含括對農人農村的描寫、傳統文化的傳承、社會現象觀察及對自然環境珍惜等面向,而這些社會人文關懷則始終根植於對腳下土地的熱愛和珍惜,期望透過歌曲的創作和演唱,將土地上的故事與更多人分享並共同疼惜。曾獲2012年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客語組首獎。
演出地點:清華大學水木咖啡(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風雲樓一樓)